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70节(2 / 3)

了热场子,这会儿听说上台表演点旁人没表演过的东西便能免费吃个饱,不少人都跃跃欲试。

&esp;&esp;曹冲逮了几个太学生,让他们拿着纸笔在表演台周围轮流记录众人的表演内容,主要是与文字有关的,说奇闻异事就抄奇闻异事,唱歌儿就抄歌词。

&esp;&esp;还有什么俚语寓言、笑话段子、奇案医案,统统都可以抄录下来当作采风!

&esp;&esp;在曹冲搞的托儿示范了一轮之后,长安百姓纷纷踊跃上台贡献自己知道的俚语俗言,拿着号牌欢欢喜喜地坐下白吃白喝去。

&esp;&esp;曹冲看得津津有味。

&esp;&esp;倒是苦了负责记录的太学生们,抄完还得跟表演者核实用字对不对,有时候碰上只会说方言还不识字的人那可真是鸡同鸭讲,费了老大功夫才能把一首地方风谣原汁原味地写下来!

&esp;&esp;要不是中途曹冲派人送来一杯杯凉滋滋的冰镇果茶,他们还真坚持不下来!

&esp;&esp;面馆里里外外都很热闹,自然引起不少人的关注。

&esp;&esp;杨修这位长安令到下午时也听说了此事,主要是一个商贾开个面馆竟闹出那么大的阵势,且还有那么多读书人甘心为他们做事。

&esp;&esp;这是普通商贾能做到的吗?

&esp;&esp;再派人去一打听,好家伙,这商贾还号称自己的靠山是曹操!

&esp;&esp;这种人出现在长安,杨修怎么能不格外注意?

&esp;&esp;要是这人纯粹是来招摇撞骗的,传到曹操耳里他可就要遭殃了!

&esp;&esp;杨修立刻把手头的事情放了放,亲自走了东市一趟。

&esp;&esp;结果到了地方一看,杨修一下子瞧见穿得花里胡哨的曹冲!

&esp;&esp;曹冲这会儿正与一群同样打扮的纨绔子弟凑在一起吃吃喝喝,聊得好不欢畅。

&esp;&esp;这厮不时还带头起哄,朝台上的表演拍手叫好,俨然已经完美融入到纨绔堆中去。

&esp;&esp;若非杨修前几天才见过他,怕是根本认不出来!

&esp;&esp;曹冲也注意到了杨修的到来。

&esp;&esp;其他纨绔子弟瞧见杨修那通身气派,不由得噤声看去,明显有着学渣对学霸的天然提防!

&esp;&esp;曹冲却一点不怂,还上前拉着杨修的手当场套起了近乎:“德祖兄,你来了,前几日我曾跟家兄一同去拜访过你,你应该记得我吧,我是七郎啊,顾七郎!德祖兄应该还没用膳吧,不嫌弃的话可以到店里尝尝鲜,我们店里虽没什么山珍海味,胜在有许多别处尝不到的新花样。”

&esp;&esp;杨修听明白了,这小子是弄了个“顾七郎”的身份混迹于市井之中。

&esp;&esp;想到曹操得知曹冲跑来开店会是什么表情,杨修就一阵头疼。

&esp;&esp;当着那么多人的面,杨修也不好戳穿曹冲,只得在曹冲的盛情相邀之下进了店。

&esp;&esp;曹冲把杨修领了上楼,让顾雍他们招待聊天,自己又跑下楼和人吹牛去:“刚才那是谁知道不?长安令杨修杨德祖,他和我哥交情可好了,这不,得知我们面馆今天开业特意来捧场!”

&esp;&esp;一干纨绔子弟听得佩服不已,他们家中也有钱,只不过长安令这样的人物一般是不大给他们面子的。

&esp;&esp;听说杨修出身弘农郡杨氏,父亲杨彪曾当过太尉,母亲更是出身显赫一时的汝南袁氏。

&esp;&esp;虽说杨彪如今称病不出、汝南袁氏早已覆灭,可这样的家世仍是许多人可望不可即的!

&esp;&esp;都是木制建筑,楼上楼下隔音不是特别好,曹冲跟人吹的牛逼毫无阻隔地传到了二楼。

&esp;&esp;顾雍:“……”

&esp;&esp;周瑜:“……”

&esp;&esp;杨修:“……”

&esp;&esp;来都来了,杨修也不好就这么走人,只得意思意思地点了几样菜,与顾雍他们客客气气地聊了起来。

&esp;&esp;顾雍本也不愿当这个大管事,不过曹冲给他画了一通大饼,说他们做的不是买卖,他们做的是改革试点工作!

&esp;&esp;顾雍能有什么办法,顾雍只能随曹冲去了。

&esp;&esp;面对杨修这位长安令的探问,顾雍只能对他说曹冲做的事都是和曹操通过气的,具体目的他们也不清楚,还得看看他们父子俩到底是什么打算!

&esp;&esp;顾雍都把事情推到曹操头上去了,杨修知道自己问不出什么来,只得作罢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